郁金香家长成长学堂自2018年来成立以来,五年来秉承着“家长改变1%,孩子成长99%””的理念,持续公益帮扶抑郁孩子的家长和有自我成长意愿的家长们,一年只收取象征性的1元学费。
自成立以来,郁金香家长成长学堂已经有 37 个家长成长交流群,参加一阶段共修的学员共10800 多人次,从学员中成长出了400多位辅导员,因为苦难和爱,大家走到了一起,近10000个家庭为了孩子的成长,在这里学习、领悟,抱团取暖。
现开设家长成长学堂心得专栏,我们将持续和大家分享这些学员家长们的学习总结,希望这些家长在成长道路上的足迹和努力,能够启发、激励同在自我成长道路上攀登的你。
辅导员:了了组长,李智菊,庆姐,海阔天空,感谢有你,王欣,grace
第一篇:
孩子昨晚2点多才睡,今天早晨又没起来去画室,一时间心里很焦虑,但还是在地铁上完成了《父母规》的阅读打卡,当情绪生起的时候、特别是想流泪的时候,我就马上意识到是情绪了。
情绪并不是真实的,当我观呼吸,眼睛闭上、回到当下的时候,情绪就退隐了,这是我近期的体验,在情绪生起和观呼吸之间建立了一个链路。
这种感觉就像孩子小学低年级时候,她每天早晨起床,因为穿衣、因为日常动作而闹情绪的时候,我开始总是被她的情绪带走,后来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,于是开始建立界限,她是她,我是我,我不能被她的情绪所淹没。有了这种觉察以后,后面就改善了。
在走的过程中,只有带着觉知或不带觉知,或者有时有觉知、有时也允许自己“走神”。有觉知的时候,就多做心理建设;缺少能量没有觉知的时候,就不采取任何行动、做好情绪管理。
尽管日子难熬,我还是会坚持从黑暗不明中寻找光亮和希望。
分享最近对我有点醒作用的话语:
“你有时在代替你女儿活”
“那是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事情,你不要去介入干涉”
我的控制感在渐渐浮出水面,看见即疗愈。
关于行动策略,目前仍然坚守如下几条:
1、三不原则:不担心(相信孩子)、不期待、不迁就(有界限)
2、有求必应、不求不应(不替孩子计划和安排)
3、加强情绪流动和情感表达
我想,不管这日子有多难熬,都得接受、还得稳稳地走下去,只有这样才有转机和希望。
第二篇:
昨晚睡到半夜就醒了,醒来发觉孩子还没睡,瞬间清醒,念头又开始活跃起来,编织出各种“剧本”。后来尝试观呼吸,真的打了一个哈欠,迷迷糊糊再睡着了。做了一个梦:梦见老公把送给一位老亲的东西(好像是油之类的土特产)交给我,我随便放在一个店里,然后被人顺走了,心里很可惜,但是没那么焦虑,心里还在想:丢了又怎么样呢?
清早起来做了大概10分钟的观呼吸,带着觉知起床洗衣服、烧开水,和老公一起上班。这段时间忧虑是底色,但是也深深地体会到,只能熬,因为我不知道转折点会出现在什么时候。
现在孩子这状况,也不知道是什么性质,是她的内心冲突很严重导致退缩,还是症状又加重了,内心冲突很严重本身就是症状。
走路的时候跟老公统一思想:这段时间我们继续往后退,克服“总想做点什么”的想法,因为我们一旦主动做点什么,她就会往后退。归根结底,我们“总想做点什么”的背后,还是放不下的期待。我们也放弃讲道理的方式,想要跟她沟通什么,就在她给我们分享的时候说。
孩子的事件逼着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修炼。我昨天下午出去做美容,慢慢悠悠地,赶时间也没用,赶出来的时间我又可以做点什么呢?我现在觉得每一天的时间都足够慢,可以随便花。当感觉时间慢下来的时候,我就多了一些耐心,对以前忽略的面向多了一些省思。
比如,我周六去”开心小屋“的时候,对泳竹师兄的热情充满了感激,我以前对这样的人接触少、也很少去欣赏,但我现在觉得,她这种人很温暖,我欣赏她、感激她并不是因为她有多厉害,而仅仅是我感受到了她的温暖,对我有抚慰作用。
回顾一下,以前的我,确实很傲慢,只会欣赏哪方面比我厉害的人,长期让自己处在一种比较和竞争的关系模式之中。
上午的时候,WS教育的老师告诉我,孩子约了今天下午过去他们校区看,我心里既有如释重负的感觉,又有隐隐的担心。如释重负是因为她时隔一周之后,终于有机会下楼了,她愿意过去看看,也可能是有兴趣,有兴趣就有希望;担心的是,不知她能不能如约去,毕竟睡得那么晚,她有可能会忘记。
下午2点多的时候,孩子发来了信息,说是可以报。我又向招生老师了解了一些细节。这件事如果能够成功实施,那么对于孩子事件的处理,又多了一些经验,以后碰到类似波动的时候,会稳一点。
然而我的这些点点滴滴经验的获得,全部是从我的焦虑不安中淌出来的啊,眼泪都不知流了多少,真的是——“天堂的大门在地狱的深处”。
辅导员:LUCY 星空 一束光 皮卡丘 丁点
这段时间虽然我还是会埋怨,有委屈,但是我能去觉察自己内心的需要,觉察他人的需要,我想我是朝着更加深入的方向跌跌撞撞的前行着。
一直到父亲节的前两天,我莫名的烦燥暴发了,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我无法安静下来观呼吸,我以为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很好了,情绪稳定了,却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,深深的无力感让我我再次跌入谷底,我不知道我接下来怎么办。
临时做出决定回乡下一趟,出乎我的意料,儿子愿意和我一起回乡下,一路上我和儿子偶尔聊聊,很开心和儿子有了些互动,历经4个小时很顺利来到了父母家。
父亲节的晚上,我和父亲促膝长谈,我感受到做女儿的幸福开心,画面和场景如此温馨,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个晚上,感谢父母养育了我,并让我感受到他们全部的爱,这份爱与力量会像宝藏一样珍藏在我的心底,温暖我的一生。
自家里出事以来我不想和家里交流,我从心里拒绝与父母沟通,我甚至不想听到他们的声音,我以为我不打电话不交流就可以不面对。
很庆幸我听从内心的感觉回家,很感恩我与父亲有了这样的链接,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丰盛与喜悦。
我满怀欣喜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,我的烦燥不知道什么时候溜走了,我想,一切的烦恼都可以被爱治愈,一切的阴霾也会被爱驱散。
我想,总有一天,儿子也会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也是如此的深切。
辅导员:琳达老师
稻盛和夫说:“我们终其一生,都在寻找两个东西:一个是价值感,一个是归属感,价值感来自于被肯定,归属感来自于被爱!”这句话蕴含着一个深刻的教育理念,学习到现在,我才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。
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, 我们做父母的要经常给孩子肯定和爱。尤其是我们面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,他的价值感和安全感已经被我们摧毁了,现在我们要重塑孩子的价值感和安全感,更需要不断的去肯定他,欣赏他,赞美他。
以前我根本就不懂得这些,整天盯着老公和孩子的缺点,一遍一遍地唠叨,自己以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改正缺点,却不知道这样反而使他们更加自卑没有前进的动力。
最近我和孩子之间发生的这几件事儿,才真正的让我懂得了肯定和爱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。
前几天我妈和我侄子来我家,我侄子因为在我家附近上班,需要在我家住一段时间。下午我妈妈独自要回去了,临走前我让他吃了一块儿西瓜,却没有想到给她准备些路上的饮料。
我细心的儿子却自己动手做了柠檬红茶冰糖水,还放在冰箱里冷藏,姥姥出发时放入矿泉水瓶子里让姥姥路上喝。
以前的我看不到儿子的这些行为的正面动机,也许还会不理解的说:“带什么饮料呀?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,一会儿就到家啦。” 但是那天我看到了我的儿子,我看到的是一个善良,用心,孝顺的好孩子。
于是我开心地对儿子说:“宝贝,你真有心了,你这么爱姥姥啊,妈妈自愧不如。”说完我尝了一口儿子自制的饮料,连连称赞:“简直比买的都好喝!”后来我妈妈也打电话说多亏那天儿子给他准备了饮料,路上特别热,那个饮料既美味又解渴。我欣喜地把姥姥的话转告儿子,并告诉他:“今后我们家不用买饮料了,我们有自己的饮料专家。”儿子听了非常开心,自己的行为得到了肯定和赞美,自己有了满满的价值感,果然第二天中午儿子又给我们每个人做了一杯美味的冷饮。
放暑假后,我女儿在补习班上课,上午我接送她,下午一直是儿子在接送妹妹 。可是前天中午儿子突然说他不想接送妹妹了。以前的我听到这个消息,就会马上大发雷霆,并且指责命令儿子必须按时接送妹妹上学,放学。现在我觉察到如果我那样做儿子肯定很不开心,他会压抑自己的情绪,也会影响到他们兄妹之间的关系。
于是我对儿子说:“是的,宝贝,我理解你,你接送妹妹确实挺辛苦的。下午两点多去送她,四点多去接她,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,你已经接送妹妹十几天了,妈妈谢谢你。”儿子接着说:“其实我不是不想再接送妹妹了,只是觉得妹妹已经快十五岁了,应该自己学骑电动车了。”
我接着说:“是呀,宝贝,你很棒,你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孩子,做什么事情都不用妈妈操心。你希望妹妹也成为这样的人,是这样的吗?宝贝,谢谢你的提醒,妹妹确实应该学骑电动了,是妈妈忽略了这一点。今天放学后,我们一起教妹妹学骑电动车好吗?”
儿子开心的答应了,下午照常接送妹妹并且教妹妹学骑电动车。晚上我下班回到家,兄妹俩已经做好了饭,炒好了菜,我一进门两个孩子就开心的说开饭了,说完一个盛饭,一个盛菜。一场风波就这样悄然停息了。
吃过晚饭儿子就去给我侄子收拾房间, 本来我打算 简单收拾一下,能给侄子放下一张床就行。儿子却收拾的特别仔细,把那些不经常用的东西该扔的扔,该往一块儿装的装在一块儿,该转移的就转移到别的地方, 我在旁边看着,只能给他打个下手,他指挥着我干着干那, 还说表哥工作那么辛苦一定要给他收拾一个舒适的房间,让他好好休息。儿子收拾了将近一个小时汗流浃背,灰头土脸。我看着都有点儿心疼,可他却干得特别带劲儿特别开心。
现在儿子每天都积极锻炼身体,自学以前落下的功课。有时我也跟他一起锻炼,可是我陪她做蹲起的时候,我最多做到五六十个就累得气喘吁吁,头晕目眩,瘫倒在床上,我对他佩服地五体投地,赞叹的说:“你怎么做到的呀?你怎么每天能做100个蹲起,50个仰卧起坐,40个俯卧撑?哎呀,累死我也做不到呀,你太了不起了!”
每逢这时候他都兴奋得眉飞色舞,他说这需要每天都锻炼的呀,不能间断的。有时候他做出来一道难题就会让我做,我百思不得其解,就问他:“你靠自学就能做出来?你太棒了!你怎么做到的呢?”(在这里要感恩琳达老师的指导)。他说是自己认真看例题,查阅资料学会的。这时我看到的是一个信心十足,价值感爆棚的儿子!
感恩遇到大爱的郁金香平台,感恩琳达老师的指导。进入郁金香以来,我才不再抓取孩子,不再每天都盯着他打游戏,盯着他没有起床,而是转向自己向内求,成长自己改变自己,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,我相信我继续浸泡在郁金香平台里,我的儿子一定会越来越好!感恩再次感恩郁金香,感恩琳达老师!